【编者按】2015年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举旗定向,勇担当攻坚克难,出实招真抓实干,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为迎接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回顾六年来学校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新成就、新突破,我们推出北外六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
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致力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五育融合”。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构建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提升思政课程的质量与实效,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课程思政改革100%覆盖人才培养方案内课程。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工作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三进”项目立项98项,其中本科项目84项,面向全校学生组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口译、笔译大赛,500余人参赛。充分发挥北外多语种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让学生能够准确传达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全面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开好面向全校的游泳课程,实现大学生游泳技能100%全覆盖。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机制,实现每一名学生掌握一种乐器。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和实践学分,落实“北外国际青年林”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本科招生工作卓有成效。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加大学校自主选拔力度,不断优化生源结构质量。平均录取率文理科分别处于千分之1.5和千分之12高位次。加强考录评审,组织保送生、综合评价、北京市高考口试等各类考试评审,总计考生近两万人,连续多年荣获北京高考工作特殊贡献奖。响应民族政策,与专用英语学院统筹完成两批少数民族预科班在校培养及录取工作。推进教育均衡,增设北外优质生源基地校,总数达到133所,实现全国各省份全覆盖。
语种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快学校学科布局和专业调整,获批新增非通用语种28个,获批外语语种数量达到101种,44个语种为全国唯一专业点,实际开设语种达到86种,基本覆盖与中国建交国家官方语言。英语、俄语等2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外交学、会计学等18个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阿拉伯语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拔尖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将高端国际化人才、全球治理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重要方向,创新跨学科跨学院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成立北外学院,2018年起陆续开设法语(国际关系)、德语(国际商务)等一批复合型专业。2019年启动非外语专业复合型多语种拔尖培养计划,与外语专业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交相呼应,实现了对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覆盖。推进跨院系合作,开设“非通用语复合法学特色班”,与新华社合作“多语种新闻传播实验班”,复合型复语型招生专业覆盖商、法、新闻、外交等多个学科方向。
标志性成果培育取得成效。“语言+地区研究”——“一带一路”非通用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跨文化思辨英语教学:理念与方法”等7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专业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等七个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英语专业教学团队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王军、张莲、李英桃、戴桂菊等四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吴江、董希骁两位教师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八个项目获得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八个项目立项为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两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本科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评奖评优体系逐步完善。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基本方略》,起草《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试行),在校级教学名师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等奖项的基础上,新增优秀基层教学团队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奖,增加校级奖励类别,加大各类奖项的奖励力度,充分彰显了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