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实验室,网络教育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于6月12日在线上圆满闭幕。此次云端会议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北外网院视频号、官方微博、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实验室官方微博、译直播等平台同步直播,直播观看2.3万,微博阅读量12万。
本届会议为期2天,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分会场宣读”及“学术圆桌研讨”。来自国内百余位专家学者们相聚云端,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话语研究”为主题,围绕话语研究的历史与未来、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话语计算与人工智能、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研究、老年话语分析、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外交话语及对外话语建构、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当代话语分析与外语教学等多个议题展开研讨。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教授,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网络教育学院荣誉院长顾曰国教授,北外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李佐文教授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北外网络教育学院院长、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副理事长唐锦兰教授主持。
赵刚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北外、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以及北外网院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他提到,北外具有悠久的话语语言学教学研究传统,原北外校长王福祥教授就是代表之一,他所著的话语语言学论著,对本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赵刚副校长强调,话语语言学是一个多领域交叉、发展前景广阔、内涵博大精深的学科,本届大会对推动话语语言学领域经典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前沿性课题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顾曰国教授在致辞中阐释了话语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以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为课题作为切入点,进行专题性、攻关性研究,建立话语研究人类共同体的学术论点。王文斌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在话语语言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并从大脑结构、话语语言共性与多样性特点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认知话语单位三点进行了阐述。李佐文教授在致辞中简要阐述了话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成果,并表示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本着兼容并蓄、攀高创新的宗旨理念,团结和带领国内研究话语语言学的专家学者不断耕耘,汇聚成话语研究的滚滚洪流,促进学科领域不断发展。
会议期间,顾曰国教授、张德禄教授、李佐文教授、向明友教授、苗兴伟教授、何刚教授、文旭教授、张辉教授、许家金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
顾曰国教授作主题为“叙事与老年人生历程研究”的主旨报告。他简要概述了叙事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了人生历程叙事研究架构、形式结构与价值评估,通过真实案例解读鲜活人生历程叙事,并对能否利用人工智能和第二生命技术构建虚拟现实,让老人与失去的亲人进行真实世界-瑶池之间的虚拟对话进行深度探讨。
张德禄教授作主题为“社会符号学视域下多模态语篇的分析路径研究”的主旨报告。他首先对“多模态话语”进行界定,引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社会符号学,并着重解释了系统功能语最适合用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原因,得出多模态语篇应该根据体现它们的不同模态在构建语篇中的不同作用来进行分析的学术理论。最后张德禄教授剖析了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指明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李佐文教授作主题为“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通用篇章语义计算模型”的主旨报告。他首先阐述了篇章语义的计算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重要性。他讲到,篇意语义的计算研究是自然语言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语言理解的最高层,它不仅仅是理解单个的句子,而是整个话语的结构和各个话语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制约自然语言理解的瓶颈之一。报告最后,李佐文教授提出如何实现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深度地理解自然语言是认知智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向明友教授作主题为“略论商务话语分类”的主旨报告。他围绕探究目的、商务英语的困惑、话语类型辩、商务话语类型和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他简要分析了在各种商务语境下语言和其他社会象征符号的话语使用和社会实践的背景,肯定了现存研究成果,并针对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拟因循言语行为理论框架,从话语的交际的宏、微观功能入手,尝试区分商务话语类型,为人们深入探究商务话语的本质与特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苗兴伟教授作主题为“批评话语研究中的话语建构论”的主旨报告。他围绕话语建构论及其在批评话语研究中的应用,阐释话语的建构功能和话语的建构效应。他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消解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在社会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最后,苗兴伟教授表示语言选择具有目的性和策略性,因而不同的语言选择具有不同的建构效应。
何刚教授作主题为“On the Mode of Cultural Pragmatic Interpretation(文化语用的解释方式)”的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阐释了文化语用话语理解模式的构建方式。何刚教授提到话语中若传达了文化背景信息,解释者需要运用与事件相关的文化知识储备,对其包含的文化进行敏捷地思维加工,这样就能理解无处不在的真实情境中的文化或语境文化,帮助理解人际交往背后实际的文化含义。
文旭教授作主题为“社会认知、自我概念与话语构建”的主旨报告。他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自我概念的形成,探讨话语的构建原理。文旭教授重点分析了自我概念与社会认知的相互关系。他表示自我身份不是一个人的固有属性,而是必须不断重复建构的时间产物,具有情境性、相关性和求生性。文旭教授提出社会认知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而自我概念又影响话语的构建,故话语具有典型的社会认知特征。
张辉教授作主题为“批评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实验转向'”的主旨报告。报告中展示了运用线下纸质问卷调查的实验,探究汉语话语中的语法构式类型(非对称构式和交互构式)以及各自的语态或信息顺序如何对社会感知产生影响。他指出批评认知语言学不仅对语言选择的概念化进行理论化的阐释,还可探讨篇章的意识形态特征。张辉教授表示“心理学实验转向”是批评话语研究的新趋势,期待将来会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许家金教授作主题为“话语研究的概率语境共选观”的主旨报告。他从“概率语境共选”(probabilistic contextual co-selection)视角对语篇衔接研究、批判话语研究、语域变异研究、学术话语研究等话语语言学子领域的理论共核和方法实质进行剖析。报告针对每个子领域以实证案例说明不同话语研究分支虽相对独立,但仍反映出语言运作中普遍存在的语境依存性。
在分会场发言环节,分别开设了“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话语计算与人工智能 / 话语分析与翻译研究”、“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研究”、“老年话语分析/当代话语分析与外语教学”、“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外交话语及对外话语建构”为主题的16个分会场,百余位专家学者们的发言视角各异,见解独到,阐释精彩,受到云端与会师生的热烈欢迎,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学术圆桌论坛环节,顾曰国教授、何刚教授、苗兴伟教授、田海龙教授、文旭教授、向明友教授、许家金教授、张辉教授围绕“当代话语研究发展方向展望”这一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王立非教授主持圆桌会议。
会议闭幕式致辞中,李佐文教授用“高、精、尖”三个字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会议的参与学者覆盖全国105所高校,同时对161篇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和展示,这些成果反映了当前我国话语研究的现实状态、总体趋势、热点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展示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术盛宴,真正达到了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碰撞的目的,在我国话语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将留下浓重墨彩的一笔!同时他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以及支持会议的北外网院团队表示真挚的感谢!
第八届全国话语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全国话语研究领域长效发展和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